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中作文范文

初中作文范文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改革写作水平教学感受

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训练命题的形式范围很狭窄,多数仅限于学校或家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老师对这个问题又往往是命题的同时交给学生题材,让学生按范文依葫芦画瓢,培养的是学生的惰性,独立写作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高。

2.应试教育的体制,升学的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毫无创造力可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训练,认识性和实用性作文较少,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为主,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模糊不清。

3.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没有把学生置入社会、大自然之中,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

二、我的教学感受

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文教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要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在思想上对“为什么写”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快被调动了起来,“怎样写”“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

三、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对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开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幼稚,看问题容易片面、肤浅。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才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

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四、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陶行知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我认为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1.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校内课外活动

校内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阅读、练笔、办报,或开班会、听报告、搞竞赛,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活动,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于远达.《我的教育思想》.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06).

[2]袁振国.《当代教育》(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初中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作文修改

语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中有识字、发音、阅读、写作、交流等多个环节。作文教学作为写作的一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以说,作文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搞好语文教学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作文不是一个可以迅速提升的学习项目,笔者在这里试分析了几个方法,希望可以借此逐渐稳定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它不仅帮助人记录一些日常杂事,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以后的缅怀留下一个珍贵的材料,还切切实实地提升了写作者的写作能力,因此日记被视为写作的小练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是做好作文教学的极佳辅助,尤其适合初中生提高实际的写作水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遇到的最有意思的事情,当然也可以发泄低沉的心情,总之就是要坚持记录。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的作文文体,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文体写作,增强学生对所学文体的理解。比如说,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后,教师可以借此提出要求,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句子或词语运用到日记中,增添它的色彩。写作要从日记起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但在写作能力上面有所提高,在思考观察能力上也可以取得一个质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兄弟,写作需要依靠读书提高水平,读书需要依靠写作来促进。语文教材的篇幅是有限的,学生光靠课本能够阅读的文章远远达不到拓展的要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他们介绍一些合适的课外书,比如说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鲁宾逊漂流记》、扩展知识的《十万个为什么》、聆听昆虫世界的《昆虫记》,这些书籍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书,学生可以在周末休息的时候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把所思所想及时地表达出来,可以让他们在晚自习的时候,把自己觉得好的文章或句子讲给大家听,并且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当然学生如果能做读书笔记的话,效果会更好。这样做来,学生在帮助自己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帮助同学拓展的收获。这些课外知识虽不是课程需要学生去学习的内容,但它们的补充无疑会给作文写作带来多样的素材来源。

三、做好学生作文的修改工作

(一)重视作文的修改古往今来,能够流传百世的绝妙文章大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连那些大文豪、大诗人也需要对诗文进行反复地修改润色,才最终成型,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就拿“苦吟诗人”贾岛来说,他的每一首诗都汇聚了自身无数遍的尝试,每一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才最终确定下来。据说有一次他沉浸在推敲之中,竟然迎面撞上了韩愈的马车,在对方的呵斥中才醒悟过来,可见其修改诗文之辛苦和专心,正是因为这份认真他才得以闻名古今。

(二)讲求修改方法教师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方法,分别是删、增、改,“删”就是删掉作文中和主题无关,损害主题甚至完全跑题的内容;“增”就是让文章更有内涵和深度,在原文简单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润色,使文章更加饱满,富有观感;“改”就是改掉那些没有心意、过于陈旧,甚至错误的素材,给文章不恰当的地方做一次手术。

(三)把握修改的尺度教师在作文修改中,要尽量了解学生的写作意图,从文字中体会他们的内心思路,决定修改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不可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在提出批评时也不要太过全面,着重抓住几个最需要改正的点就好,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沮丧心理,对作文产生了排斥。批评需要适度,夸奖则要全面一点,教师觉得文章有自己的闪光点就要毫不吝啬地去夸奖,或许只是一个字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中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进一步发扬下去。四、为学生的作品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学生的作文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是在评语上加以夸奖,但这种做法通常收效甚微,起不到很好的鼓励作用。教师可以挑选出其中的精品,把它们和学生共同修改,并且给报社、杂志社投稿,给学生一个发表文章的机会。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之后,就会产生巨大的进取心,继而不断地进行创作。这种方法可以在学生群里起到示范作用,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出彩心理,学生自然会从被动写作转向主动写作。

参考文献:

[1]郑玲.初中作文教学探索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52-253.

[2]陈金华.浅谈初中作文教学探索之我见[J].神州旬刊,2012(5):142.

初中作文范文第3篇

语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更关系着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语文作文的教学。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观察事物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良好的表现出来,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本文基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提出几项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改革,由于作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初中语文教师在改革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深蒂固影响了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效果,由于写作要求过高等问题,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抵触甚至是反感情绪,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重视作文教学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作文教学中真正体会到作文的魅力,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逐渐重视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教学还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一般初中学校中,作文教学只是一周二至三节的写作课,而且在写作课程中,通常是由教师给定题目或学生自由作文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进行写作,无法使学生掌握到更多写作的素材,不能教授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同时一味枯燥的写作课程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消极懈怠的情绪,不能使学生产生喜欢写作的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写作学习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研究也能够看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处于一种机械的写作模式之中,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1]。因此,创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创新了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师在重视作文教学的背景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学生写作信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提高自身理解和阅读能力。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1、降低写作要求,提高学生写作乐趣

写作兴趣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能够使学生更加配合教师作文教学工作,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保证教师作文教学效果[2]。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写作乐趣,教师可以通过降低写作要求,使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将作文作为自己的一种抒发方式,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实现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初一时期进行作文教学时,当教师布置一篇名为《最高兴的一件事》时,教师可以降低写作要求,不为学生提出写出多少字的要求,只让学生能够真实的记录出这一件事,让别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写作者的心情,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提高写作乐趣。

2、适当鼓励,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的写作信心对于学生写作十分重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写作信心时才能更加乐于写作,因此,在创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写作过程中具备的优点,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始终具备高度的写作热情,从而写好每一篇作文。例如,班级中某一位学生写描写人物的作文时十分细致,使其写出的人物真实的展现在眼前,但是写记叙文的时候就缺少一种逻辑思维,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这位学生,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还应该提出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不处于骄傲自满的状态中,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3、结合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素材掌握量

现阶段,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和其他特点,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教育事业中,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掌握到在生活中不常见的知识,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素材,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拓宽其知识面[3]。除此以外,实行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写作素材,使其能够应用于写作之中。例如,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很少能够了解到宇宙、海洋、自然等环境,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它们有关的视频,增加了学生知识掌握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相关作文的兴趣。

4、重视作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只关注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忽视作文教学评价环节,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就要重视作文评价环节,并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价中,在学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为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进行全面分析,使其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进步,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学生在良好的作文写作教学下,形成紧密的逻辑思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作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四点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孔志凤.批注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以老舍《济南的冬天》为例[J].语文知识.2016(17)

[2]蒋文娟.如何改进初中作文教学——以生活作文《让生活充满感动》为例[J].写作(上旬刊).2015(06)

初中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改革写作水平教学感受

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训练命题的形式范围很狭窄,多数仅限于学校或家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老师对这个问题又往往是命题的同时交给学生题材,让学生按范文依葫芦画瓢,培养的是学生的惰性,独立写作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高。

2.应试教育的体制,升学的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毫无创造力可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训练,认识性和实用性作文较少,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为主,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模糊不清。

3.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没有把学生置入社会、大自然之中,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

二、我的教学感受

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文教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要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在思想上对“为什么写”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快被调动了起来,“怎样写”“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

三、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对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开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幼稚,看问题容易片面、肤浅。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才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

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四、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陶行知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我认为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1.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校内课外活动

校内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阅读、练笔、办报,或开班会、听报告、搞竞赛,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活动,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于远达.《我的教育思想》.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06).

[2]袁振国.《当代教育》(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初中作文范文第5篇

一、立意要是非分明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思想倾向,进行正确的立意,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中心主旨和健康的思想内容。立意,从本质上说,是作者对待所写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观点、态度错了,文章的中心就不可能正确,思想内容就不可能正确、健康。如《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的立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亲情、自然、文学等,文题中的你可以是人、是物、是景、是一切积极地意象,所以如何沙海淘珠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二、立意要独辟蹊径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如《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我们就不应该刻意地将范围局限到人。由于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他们所能驾驭的立意不外乎亲人、朋友。如果大家都将范围有意无意地缩小到人,那撞车就不可避免。当然,亲情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同样是亲情,别人只能写出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而我们却可以推陈出新,写出亲人对自己的严厉,家人对自己的影响。或者,同样是关爱,我们也可以为这深沉的爱加些曲折,为文章增彩。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来自于生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学而不思则罔”,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汲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如写故乡的小径,在繁华的都市里已难以找到这样安宁的小径,也只有在像姜堰这样临水的小城才能获得这样的闲情,很多时候,只有失去的东西才能学会珍惜。难以想象,当城市里再多几条东流的水,人流如织的马路,再多几点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我们到哪里寻找安闲,寻找晚风吹拂的无人小径,将这种感受付诸笔端,就成了较为独特的立意。

三、立意要入木三分

意不仅要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并能给人以启迪。写作文,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所谓挖掘就是深入思考,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这种题目立足点很多,我们可以融入自己对自然的享受,对文学的感悟,对思想的挖掘,以及对情感的回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品味得到提升。如写故乡,则可以通过故乡小径的前后对比,以及大道的繁华与小径的孤寂对比,突出一个人类活动,人类经济大踏步迈进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一种迫害,从而使生活在都市里的我们向往自然宁静的主题。这样的立意相比于单纯的对自然的喜爱就比较容易抢占先机了。

四、立意要言简意赅

初中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指导;策略探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很多语文教师在面对作文教学时往往会束手无策,这是因为作文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而言,要更加灵活、更具内涵,并且作文写作还需要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在作文写作中,除了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之外,还需要学生有写作的灵感和写作的思路,而灵感和思路是教师最难以讲解教学的部分。所以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都会感叹,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从何下手。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思想还不够稳定成熟,并且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而语文写作又恰恰需要写作者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很难写出具有深度的好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没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所以他们的知识累积就比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阅读积累,在写作中自然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有难度,所以往往都不太重视语文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之间缺乏写作的氛围和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无法得到提高。就目前而言,在一个班级中,热爱写作、阅读的学生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写作是难中之难,阅读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这就给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学生方面,还有教师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语文教学指导一般性原则的教育,大多是在作文教学中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写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为了写作而写作。如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模板、写一些不真实的事例等,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终身写作生涯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很多教师自身缺乏深厚的写作功底以及高水平的教学方法,所以无法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作文教学指导。

(三)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的教材

就目前而言,在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没有系统、科学的作文教材,一般都是靠每个单元后的作文教学,所以导致教师作文课难以备课、教学。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材,导致作文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多讲也可以、少讲也可以、甚至只要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在黑板上写明就可以,然后其余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自己支配完成。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知识含量低,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都会选择忽略缺乏系统性教材的作文教学,而重视有充分教材的阅读教学。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往往会缺乏写作素材,大多都是通过东拼西凑、四处摘抄的方法来完成一篇文章,最终导致作文质量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以及写作兴趣。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作文背景来制定情境,并且创设的情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拥有主动权和发言权。例如,教师在针对“夏天”这一写作题目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关于夏天的视频和图片,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在播放关于夏天视频和图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夏天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二)贴近生活,增强学生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与生活贴近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和生活体验,贴近生活的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达到作文写作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师需不断创新和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更加轻松容易。例如,初中语文《散步》这一课文,虽然其篇幅不大,但是却透出了浓浓的亲情,因此,教师可以在学习《散步》这一课文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亲情是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情感,所以亲情这一题目与实际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可以写父母之间的亲情,也可以写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等。在布置这一题目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亲情进行思考,如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与亲人之间发生过的感人的事情等,通过学生展开自我思考,并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或者感悟,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针对初中生缺乏写作技巧和思路的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只有具有清晰的写作思路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环节,在写作前让学生先例出写作提纲,避免出现跑题现象,学生在正确的提纲引导下延伸写作思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病句修改小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课文教材,使学生在优秀的课文教材中累积写作素材和挖掘写作技巧。

(四)加强练笔,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言为心声”,文章就是人们记叙自己生活、表达自己情感、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交际手段。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写文章时一挥而就呢?我认为可以按传统的作文教学法,让学生多观察、多练笔、多积累,也就是平时说的作文能力“功在课外”。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经过思维的“筛选”,将看到的、听到的或读到的连同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受有选择地写成日记,说真话、诉真情,最终贮存于记忆的“仓库”。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阅读中的优美句子和经典段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通过摘抄才能加深学生对优美句子和段落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写日记也是练笔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用日记的形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感受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技巧和丰富生活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练笔训练,不仅提高了写作技巧,还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为写作奠定了基础。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做到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另外,教师还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在语文写作中,学生只有激发了情感、展现了个性,才能打开思路,轻松顺利地完成写作。

参考文献

[1]张云修.作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7).

[2]刘永红.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0(05).

初中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中;语文作文;分类

写作是为了通过思想、情感和经验的交流,达到顺畅交际的目的。当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交流,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而提高这项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作。农村学生表达和交际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来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求知欲。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更注重子女的教育,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家长希望子女接受硕士及以上教育;而农村家庭则普遍文化程度低,观念落后,没有意识到知识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目前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造成农村子女通过求学“跳农门”的理念受到冲击,农村家长支持子女继续深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家长的不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少,视野狭隘,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差,因此,大多农村学生写的作文过于平淡,七拼八凑,缺乏生动性与感染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初中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弱,同时,初中生源学习能力与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任课教师虽在学生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农村初中作文作业题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质量低、重复多,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生搬硬套,导致部分学生对写作无从下手,经常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抵制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片面注重写作素材积累及技巧训练,在布置作业时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不设计具有难易梯度的作业体系,而是统一让学生完成一样的作业。这样一来,难度大的作业对基础差的学生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要么抄袭,要么直接放弃,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而难度小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意义不大,其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综上,有必要积极设计个性化的语文写作作业,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创新性及主动性,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享受作业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为此,本文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差异,将所教班级的学生分类,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写作训练。

一、研究方法

首先,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综合写作能力给其不同的评价,将所带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Ⅰ类、Ⅱ类,、类。Ⅰ类学生是基础最薄弱的学生,写作时语言不顺畅、题意不清晰;Ⅱ类学生能运用基础知识,按要求写出完整的作文,几乎没有语法错误,但内容不够翔实,语言不够生动,且缺乏表现力和震撼力;Ⅲ类学生写作语言通顺,内容翔实具体,但不够生动感人。分类后,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教师设计个性化写作作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最后,分类整理,总结个性化研究经验,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热情。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Ⅰ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相当薄弱,仅能勉强写出一篇文章,但语言不通顺,语法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较多,字数也达不到要求。因此,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基本的语法规则,同时,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及创新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主动性。对此,教师应先准备一些写作范文供Ⅰ类学生参考,通过讲解写作要点及结构、仿写语句等方式鼓励学生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大胆写作,但要注重规范性。批改过程中,教师要逐句修改并讲解,让学生在这样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针对Ⅰ类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一)设计简单写作任务,提高学生兴趣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写作任务,比如写一则易于完成的故事,增强Ⅰ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Ⅰ类学生对于易于完成的任务积极性很高,从面对写作无从下手到会写一点点,再到写得通顺、完整,他们从中锻炼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兴趣。另外,教师可搜集一些基本的写作素材提供给Ⅰ类学生,建议他们每天关注新闻,阅读相应难度的名著。

(二)结合生活和学习中的熟悉情景写作教师可结合农村实际生活中的人、景、事,为Ⅰ类学生提供熟悉、独特而丰富的农村自然美景和人文资源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及所见所闻在短时间内写出作文片段。此外,还可以注入新鲜元素用于写作。初中生对时尚的关注度很高,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添加新潮元素来吸引学生。通过一年的训练,Ⅰ类学生基本上达到了能够运用通顺的语句写完一篇作文的程度,且审题准确,写作能力上升到Ⅱ类学生水平。Ⅱ类学生在农村初中居多,这类学生的作文中心基本明确,语句通顺,但语言过于平淡,结构不够新颖,逻辑也不严谨。因此提高Ⅱ类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先进行片段训练,之后再进行整体结构及逻辑训练。教师可引导Ⅱ类学生先进行片段训练,重点训练语言与逻辑。片段训练过关后再指导Ⅱ类学生组合片段成为整体,使上下文逻辑严密,过渡舒畅,且要学会应用典故来丰富作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训练Ⅱ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和创造力。作文需要创造力来丰富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思、立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反过来激发他们的原创想法。通过一年的针对性训练,Ⅱ类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提高,能够体现良好的写作素养,普遍达到了Ⅲ类学生的水平。Ⅲ类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好,他们的问题在于创新性不强,立题不够新颖,达不到一流作文的水平。

农村初中Ⅲ类学生数量较少,如本文的研究对象班级共45名学生,但仅有7名学生达到Ⅲ类写作水平。因此,提高Ⅲ类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注重提高他们立题的新颖性及生动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先帮助他们准备生动的写作素材,再让学生对作文题目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作文的新颖程度。选材对作文至关重要,独特新颖的题材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想做到选材独特,就需要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广泛接触生活,开阔视野,对农村文化、节日风俗、名胜古迹进行总结归纳,让这些熟悉的素材绽放异彩。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作文结构的个性化。大多数Ⅲ类学生的作文是按规规矩矩的顺叙顺序写的,无法凸显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加入插叙和倒叙,深化主题思想,让读者眼前一亮,产生共鸣之感。通过训练,Ⅲ类学生开始能够快速新颖立题,达到了一流作文的写作水平。对于三类学生,修改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教师要先从文章的思想琢磨起,看中心思想是否切合题意,再从语句下手,精雕细琢,检查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好作文需要反复修改,教师要尽可能辅导学生把作文修改到中心思想清晰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的层次。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交换作文相互批改,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请教师答疑,并给出合理建议。通过一年时间的训练,三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个性化作业效果显著。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校学生作文差异现状的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课题。农村语文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必须积极大胆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分析Ⅰ、Ⅱ、Ⅲ三类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通过个性化训练,使各类学生的写作平水明显提高,其中Ⅰ类学生基本上能够顺畅写完一篇作文,写作能力达到Ⅱ类学生水平;Ⅱ类学生能够普遍达到Ⅲ类学生的写作水平;Ⅲ类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立题新颖、语言生动,达到了一流的写作水平。通过一年时间的训练,三类学生都显著提高了写作水平,写作个性化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董吾舜.农村初中薄弱的成因与谋求发展的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7).

[2]辛伟,严于庆.探寻农村薄弱初中突围之道[J].盐城教师之友,2011(5).

[3]江宇.浅谈改变农村初中薄弱学校的四点做法[J].广西教育,2009(6).

[4]潘继盘.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4).

初中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探究

作文是一种内容丰富、内涵程度极高的复杂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初中生学习作文写作能够很好地展示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基本词汇及情感的表达,是教师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就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甚至对语文作文练习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基于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研究出更加适合于当代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写作的快乐,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中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的目标。

一、初中写作常见的题型及出现的问题

很多学生从小开始写日记,小学开始接触字数较少的小作文,因此在教学初中作文写作时已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初中写作的字数要求比小学阶段要多一些,但初中阶段的作文题目一般都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记叙类作文,要求学生围绕一件事情,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引发的影响。偶尔会出现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类比较难的题型。每种题型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各不相同,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时,有可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一)记叙文记叙文是初中阶段出现次数最多的写作类型,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去讲述一件事情。那么,教师又是根据何种标准进行评析以及判定学生的写作成绩的呢?1.写作内容要严谨具体作文中需要让学生讲述一件事情,就必须要求学生交代清楚某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造成怎样的结果?即记叙文的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只有将这些内容都写清楚明白了,才算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写作时,应做到形式丰富化、内容多样化、语言精美化,不能太呆板,要使文章“活”起来。学生可以灵活变通,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修辞语句,修饰文章中的句子,使读者读起来体验到一定的美感。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应该学会详略得当,知道哪些内容应该详细地写,哪些内容可以略写。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他的变化,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将文章中“天将要亮了”转换成为“大公鸡喔喔喔地叫了起来”等等。2.作文条理清晰有层次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序法、倒序法、插叙法等等。当学生在确定记叙文的顺序之后,在动笔写作前,必须深思熟虑,在脑海中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的构建,明确地知道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文章有条不紊地展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意犹未尽。文章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感,做到层次分明,避免出现一些段落内容复杂且篇幅过长,而一些段落篇幅又过短的现象,导致文章看起来参差不一、缺乏美感,令读者没有继续阅读的兴趣。必须要做到条理清晰、有层次,让读者真正地领略到文章的内涵及魅力。3.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教师判定学生的作文能否得高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学生的作文单调、枯燥,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响性,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很空洞、僵硬。当教师在批改这类文章时,便会感到枯燥无趣,分数自然偏低。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效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为文章所触动,分数也会更上一个等级。

(二)议论文初中生的世界观还不够完善,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而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者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后,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看法、主张、立场的一种逻辑性较严密的文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和立场;在说明和评析问题时要使用充分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语言内容必须要求言之有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层层的障碍与关卡的设置下,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惧怕议论文。教师要不断地减少和消除学生学习写议论文的恐惧心理,击败“拦路虎”,才能让学生在生机勃勃的写作课堂中快乐学习。

(三)说明文说明文不同于记叙文,通过记叙一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明文主要通过说明的表达方式来分析和解说一个事物、阐述一定的道理,传达更多更好的知识。在很多方面都出现和涉及说明文的应用。例如报刊杂志的解说、诗词字典里面的注释、旅游景点的介绍、影视剧和电影的介绍等等。学生首先要明确写说明文的目的,让读者知道在写什么。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正确把握所要说明对象的基本特性,将其解说清楚、解说透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丰富的内涵。例如,学生要说明某种生物时,就必须先了解这种生物的特点,找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从事物出现的现象及它的本质进行分层次介绍,更好地对事物进行介绍和说明。

二、改进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学生的写作“旧瓶里装新酒”,缺乏新颖性。此外,教师还会设置一些较为枯燥的作文话题,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进行一些盲目的模仿和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改善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情绪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写作的心情和态度。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真正地领略语文写作的基本内涵,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写作训练课程前,为学生播放几分钟电影短片导入写作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攻破语文写作的难关。

(二)加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性差等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多多接触日常生活,将日常的生活经验当作写作的素材。例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四季的变化、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花朵的盛开与凋谢等都蕴含着一定的韵味,等待着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它的美好。只要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就会发现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总之,初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教学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教师判定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帮助学生打好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学习中更快地适应。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和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A版,2015(9).

[2]冯泽毛.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272-272.